首頁 > 最新消息 > 消息詳情
2017-03-15


《紙曰:紙在生活中的蛻變》紙藝聯展
2017年3月9日,香港——由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(簡稱JCCAC)主辦、亞洲漿紙集團(Asia Pulp & Paper,簡稱亞洲漿紙)贊助的《紙曰:紙在生活中的蛻變》紙藝聯展 將於2017年3月15日在JCCAC中央庭園正式開幕。八個來自香港的藝術家及創作單位,通過他們的藝術作品,表達出在數碼洪流中紙的蛻變及擔起的獨特角色。 紙長久以來一直是傳遞知識和情感的載體,連繫不同時間和空間裡的人。隨著數碼科技高速發展,紙似乎漸漸失守本來的角色。為回應時代轉變,這次展覽邀請了八個JCCAC駐場藝術家及創作單位,以紙張和紙製品為創作媒介,思考「紙在生活中的蛻變」,帶領我們覓尋時代和生命裡失去不起東西。 參展的藝術家及創作單位包括: • Dirty Paper‧作品《彩色複印》──手繪複製二十八組紙製小件,分享經歷、呼喚集體回憶 • goodmonday‧作品《生花之命》──在試管裡養植花兒,體現紙漿與鮮花的生命力 • 何敏儀‧作品《印‧記》──透過紙與陶瓷,遊走於虛擬與現實之間 • 香港版畫工作室‧作品《紙相 - 從Ray Tomasso汲取的靈感》──藉組塑紙雕,探索紙漿的可能性,細看造紙的原貌 • 林皮‧作品《重生》──以回收的鳳凰木和再造影印紙創作,延續兩者的生命與價值 • 梁祖彝‧作品《下世做樹》──回應女詩人席慕蓉的詩篇,開展樹苗、紙與人的緣分 • 李香蘭‧作品《留下過甚麼》──以紙承載十段珍貴的感情,交換創意與溫柔 • 吳嘉敏‧作品《紙邊》──凝聚紙的厚度,以鉛筆和水彩於紙緣勾勒對樹木與生活的想像 對於作品的創作意念,香港藝術家林皮表示:「我們都知道,紙的歷史源遠流長。我們並沒有因為科技的進步而減少用紙,還是每天從不同途徑取得宣傳信件、包裝紙盒等。廢紙可以回收再造,以另一種形式再生。我嘗試以收集所得的紙張創作,希望它們輪迴到一個比較長久的存在狀態。同時,從朋友得來一塊鳳凰木,象徵重生;花語是離別、思念。這正好配合我的創作,與紙糊雖看似互不相干,但在創作的過程中,我卻像偵探般發現兩者之間的關連。這件作品彷彿是它們前世今生的結合。」 藝術家李香蘭對創作過程有深刻的感受︰「紙對我來說,就是承載生活的感動,要發放去感染他人的載體。我邀請了十位生命中很重要的人交換創作,他們贈我文字,我以畫回應。生命靠著互相感染、感動而存在,永不止息。」 由陳惠立和丘國強於2010年組成的Dirty Paper,他們的靈感源自於日常用紙。他們表示︰「一份文件、一張證書、一張門票、一張單據,有的珍而重之;有的卻被漸漸遺忘。紙上記載的,是生活的備忘、是存在的憑證。來讓我們翻閱、複印及收藏。」 JCCAC行政總裁侯婥琪表示:「今次的展覽以紙為主題,藝術家藉著創意和不同的藝術媒介,探討急速科技發展和現代生活模式如何影響/改變環境、社會價值觀,以及人與人、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,並表達他們對這些轉變的看法和感受。藝術能發揮深層次和多元化的個人及社會功能,我們希望透過藝術展覽促進思考和對話。」 香港理工大學去年進行了一項香港人用紙的調查 ,雖然社會處於電子化時代,報紙及賀卡等已廣泛被電子版取代,但有超過八成受訪者表示合約及法律文件仍然需要使用實體紙張,以作為正式記錄及感覺較為可靠。另外,超過四成多受訪者表示結婚請帖也不可被電子版所取代,相信與他們傳統習慣及用作留念的思想有關。 亞洲漿紙香港獨家代理商金東貿易(香港)有限公司負責人余振輝表示:「千百年來,紙張一直是傳遞資訊的重要載體,亦為我們生活帶來各種便利。近年,數碼化的趨勢和全球對氣候變化的日益關注,令不少人在用紙時,竟然出現過往未見的猶豫。其實,用紙和環保絕對可以同時達到,而可持續發展就是關鍵。亞洲漿紙作為全球領先漿紙企業,一直致力以可持續發展為營運核心,努力在社會、環境和經濟三個範疇取得平衡。」 余振輝補充:「我們希望透過這次以紙為主題的展覽,由八位藝術家的作品,帶領大家重新思考紙張在我們生活中的位置和價值,如副題所言,認識紙張在生活中的蛻變。同時,亦希望以亞洲漿紙作為例子,讓大家對紙業和紙品的可持續發展進程有更深刻的了解。」 展覽期間還會舉行名為「紙上談」的公眾參與活動,大眾可將自己對作品的回應及對紙張的感情,書寫在紙條並張貼於展場內「紙應呢度有」的木板上。透過紙筆書寫隔空與藝術家及其他參觀者分享感受。 《紙曰:紙在生活中的蛻變》紙藝聯展展期為3 月15至22日,位於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中央庭園,展覽開放時間為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,歡迎大眾蒞臨參觀。